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庭均

科技作為新視覺奇觀—簡述詹姆斯·布萊多與《新美學》

文/劉庭均

試著在 Google Map 上搜尋座標 48.565482, -123.577614,我們可以看到⼀架拖曳著 RGB 三⾊光的⾶機在加拿⼤深⼭中⾶⾏,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的影像?科技素養告訴我們這些地圖影像是忠於現實的,是透過環繞地球軌道的⼈造衛星所拍攝,顯然這樣的彩虹⾶機是無意識中⽣產的影像。因為⾶機本⾝的速度,造成了攝影上的偏移,進⽽產⽣了彩虹的軌跡。不禁得以思考,這份無意識是源⾃於⼈的無意識,亦或是科技的無意識?當代科技作為影像乃⾄於視覺⽣產的⼿段,是否形成了某種無以名狀的新美學?使我們得以藉新的視覺去理解技術乃⾄於其背後隱射的政治,反之亦然,以新的技術去觀察現實,從⽽探索視覺新的可能性?


如何與1980年代的⼈解釋什麼是像素化圖像、衛星影像、Google街景⾞與⽂字⽣成聊天機器⼈?如同⼿持攝影機開闢了動態影像創作的可能,當代科技讓我們透過更多⼿段,以虛擬技術去觀察現實。新美學(New Aesthetic)的概念源⾃藝術家、作家和電腦科學家詹姆斯·布萊多 (James Bridle) ⾃2011年開啟的計畫,在各研討會、書籍、部落格等等組織活動中,逐漸發展出來。對於新美學的討論迸發於2012年⻄南偏南藝術節(SXSW)的研討會。不僅⽌布萊多搜集的資料,許多作家、藝術家、藝評家和社會學家等等也加入了討論。著名的新媒體藝術機構 Rhizome 在2012年也於紐約新美術館舉辦了新美學的系列講座,討論新美學概念的緣起與發展。新美學的核⼼價值在於我們與技術的合作關係,⼀種源⾃於科技的新視覺現象,無論是技術、數位相機亦或是衛星影像。⼀個明確的視覺標⽰,在於那些故障(glitchy)或是像素化(pixelated)的圖像。這些視覺呈現了現實與虛擬、⼈類與機械⼆元對立之間的模糊地帶。這些討論並非突然興起的,衛星影像⾃50年代就已存在,然⽽布萊多對其進⾏的彙整與論述,讓我們得以以此框架進⼀步深化我們對其的理解與討論。如布萊多來部落格的開頭提及:

“The New Aesthetic is not a movement, it is not a thing which can be done. It is a series of artefacts of the heterogeneous network, which recognises differences, the gaps in our distant but overlapping realities.”

「新美學並不是⼀場運動,並不是⼀件可以被完成的事。它是源⾃異質性網絡的⼀系列⼈造物。它承認差異,承認我們遙遠卻重疊的現實中的差距。」


新美學的核⼼概念,在於透過⼈與科技協作⽣產的圖像、⽂字和動態影像作為憑據,討論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曖昧關係。我們可以透過圖像理解科技乃⾄於當代政治與社會的運作邏輯,反之亦然。布萊多在部落格中搜集了⼤量認為與之有關的作品或⽂字,結合不同領域對其的討論,形成某種新型態的美學觀念。科技與演算法因其無法被參透的性質⽽常被稱之為⿊盒⼦(Black Box),我們對於科技所⽣產的⽂字圖像,往往因習以為常⽽忽略它背後透露的訊息。如同 OpenAI 製作的⽂字⽣成套件 GPT-2 與 GPT-3 造成了⼤量假新聞的流竄,當代科技媒體不斷模糊我們對真實與虛擬辨識的基礎。新美學作為⼀種概念、閱讀⽅法、討論機制,也可以讓我們窺⾒在全球化時代下,我們如何與科技共存,在偶然與必然之間,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形成新型態的創作形式。筆者將在此篇⽂章討論兩項布萊多所進⾏的計畫,期盼以此稍微揭開新美學的⾯紗。


航空⾶⾏器的討論,源⾃於⻄⽅國家與北約組織對中東地區的入侵。⼀整個世代中東地區的兒童因為無⽌盡的⾶⾏器轟炸造成的難以抹滅的⼼理陰影。這些⾶⾏器的⾶⾏軌跡,如同中國對台灣領空的騷擾⼀般,是政治乃⾄於軍事的延伸。布萊多以此為起點,開啟⼀系列關於無⼈機、⾶⾏器和衛星影像相關的計畫。透過網站flightradar24,布萊多追蹤了⼤量航空⾶機的路徑。在某次透過衛星影像觀察⾶機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彩虹⾊的軌跡。為了快速的擷取影像,觀測衛星普遍攜帶的並非是傳統的相機,⽽是⾼精度的光譜掃描儀。舉例來說觀測衛星所使⽤的WorldView-2掃描儀,便裝配了八台陣列掃瞄器,包含⼈眼可⾒的紅黃綠藍,與⼈眼不可⾒的深藍⾊、紅邊(Red Edge) 與遠近紅外線,這些航空衛星拍攝的畫⾯,都是⼈眼所能觀測光譜範圍的兩倍。為了形成⼈眼可以辨識的圖像,便要將⾊光三原⾊的影像透過演算法疊合,進⽽形成真實的顏⾊(儘管他們不盡為真實)。這些帶有真實顏⾊的資料,會再透過名為全⾊態銳化(panchromatic sharpening)的⽅法,為解析度較⾼的⿊⽩影像上⾊,便形成了我們習以為成的衛星影像。彩虹⾶機,便是當它快到在⾊度感測器上模糊不清,致使造成了這⼀現象。這是⼀種故障,但如此故障的視覺也稍稍揭⽰了科技如何運作的帷幕。從這⼀連串說明我們也可以了解,科技在這些影像⽣產的過程中,成為了極為關鍵的要素。然後科技在揭露新的真實之下,亦有著其⾃帶的屬性。

另⼀個值得提及的計畫,便是布萊多的 Render Search。試想近期看到建商的廣告,富麗堂皇的⼤樓,翠綠碧茵的街邊,⾏⼈漫步於其中。儘管這些圖像僅存在於數位中,卻反應了⼈們對於現實空間的想像,如同現實與虛擬空間的疊合。對於這些現實空間的精細程度,也取決於建模技術的發展,熟練的建築師可以透過這些模型告訴你哪個版本的 Auto Desk 被使⽤,我們的世界是被我們的視覺化的技術所定義。更何況是那些在虛擬街道上漫步的虛擬⾏⼈?布萊多將他們稱之為 Render Ghost,你可以在你熟悉的商店、廣場、火⾞站和公園看⾒他們,徘徊在這些虛擬的街景之中。今天他們可能在物理上不可能完成的噴⽔池旁嬉戲,明天則會出現在另⼀個永不可能被建成的公園中休憩。這些被演算出的⿁魂們,居住在虛擬與真實、當下與未來的夾縫中,⼀個等待在現實中被建成的虛擬城市。

數位的⿁魂⾃1975年⾺丁·紐維爾 (Martin Newell) 演算出第⼀個3D建模的茶壺便存在了,這些被稱為猶他茶壺(Utah Teapot)的虛擬物件,也不斷被複製、再造、貼上、變形。幾乎每⼀步⽪克斯電影,都可以在⾓落發現這尊茶壺。為了尋找那些虛擬城市中的⿁魂,布萊多進⾏了名為 Render Search 的計畫,在社群媒體貼出⼤量這些⿁魂頭像的廣告,試圖尋找這些⼈是否真實存在,在何時他們的影像被搜集入資料庫,成為了漫步於虛擬城市中的虛擬⼈物。透過在暗網上的搜查,他發現了⼀間位於新墨⻄哥州阿爾伯克基的公司,專⾨販售這些數位化的素材庫。他印刷了兩尊等⾝⾼的虛擬⿁魂,並將他們帶回了他們「現實」的住址。布萊多事後在部落格中寫道,阿爾伯克基往南⽅三⼩時的⾞程,便是⼈類第⼀次原⼦彈試爆的場地。原⼦彈的試爆造成了20世紀影響甚遠的相互保證毀滅機制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也間接導致了分散式的封包交換網路阿帕網 (ARPANET) 的誕⽣,這也是現代網際網路的基礎。實際走訪當地,你可以到達⼀切的源頭,但那裡什麼都沒有,它不單是⼀個事件或是⼀個結構。布萊多期望透過 Render Ghost 來理解網路,但如同這些虛擬的⿁魂⼀般,他們承載著記憶,我們聽不⾒他們的聲⾳,但他們無處不在。我們也和他們⼀樣,在充滿資訊的浪潮中掙扎著⽣存。

賽博龐克作家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對於新美學的評論提到:「新美學基於它在本質上依附於時下技術,是極度當下的。新美學的討論不具有後(post)、新(neo)或復古(retro)等前後詞綴,因為這並非它們想要的。⋯⋯新美學的討論源⾃於英國,但它擴展到網路上任何位置,只要有衛星影像、定位地圖、智慧型⼿機、 Wifi 和 Photoshop ,它就存在。」布萊多在回應藝術圈對於新美學概念的批判時,提出了兩種理解新美學關鍵的⽅向,其⼀為認知關於新美學的討論是建立在新美學本⾝的媒體上進⾏書寫,無論是 Tumblr 、部落格貼⽂、Youtube影片亦或是座談、推特推⽂、訊息、讚或回覆。在他的認知中,儘管這些並非傳統的宣⾔、論⽂或書本,依舊是某種當代的批判形式。另⼀層⾯則是這些對新美學的誤讀,正呼應了新美學本⾝討論的內容:技術本⾝對於非技術性觀眾的不可辯性。對布萊多⽽⾔,⾃他第⼀篇部落格開始,在閱讀關於新美學的視覺時,第⼀時間的反應並非其視覺性,⽽是它們形成的⽅法以及其變動的⽅向:截取、存儲、分發的過程;過濾器、編碼、演算法、流程、資料庫和通訊協定的動作;資料中⼼、伺服器、衛星、電纜、路由器、交換器、調節器等等實體或虛擬的尺度;以及所有這些東⻄的影射的權⼒分配、偏⾒、背後的意圖,以及我們如何理解它們。布萊多在⻄南偏南藝術節論壇後的彙整,在結尾時寫下:「我的觀點是,我們所有的譬喻都被打破了,網路並不是空間(名義上、數位上或其他的),也不是時間(儘管它以奇特的⾓度嵌入其中),他全然是某種其他的維度。但是,意義在網路中突現,它是⼀切事物核⼼中天啟式的沈默,⽽它是可以被指向的。這正是部分新美學嘗試的,或許、可能、偶然地,指向這些東⻄,但它究竟意味著什麼?」


 

後記:


新美學的討論如同其概念是極端發散的,⾃ 2012 ⻄南偏南的研討會開始,到網路上對其的回應,對其回應的回應,以及討論的相關論⽂影片機構單位等等,所有的資料如同雨後春筍⼀般難以追朔單⼀來源。然⽽⾃2014之後,相關討論也隨之消匿。新美學的部落格上⼀篇更新於2021年⼗⼆⽉,⼗分推薦讀者搜尋並看看每篇貼⽂,雖然許多相關網站內容也隨著時間下線。⾄於詹姆斯·布萊多,仍在進⾏科技媒體相關的創作,並於2018年撰寫了新書《新⿊暗時代—科技與未來的終結》,討論的當代科技的政治性,及其所帶來的反思。該書亦是筆者對於詹姆斯·布萊多的初次接觸,也期望能在之後的篇幅延伸討論。

 

圖片來源:

圖一 :一架「彩虹飛機」的衛星影像。 http://booktwo.org/notebook/rainbow-plane-002-kiev/

圖二:真實世界中的像素化。源自詹姆斯・布萊多部落格《#sxaesthetic》http://booktwo.org/notebook/sxaesthetic/

圖三:衛星掃瞄與全色態銳化成像圖。源自詹姆斯・布萊多部落格《On the Rainbow Plane》https://booktwo.org/notebook/rainbow-plane/

圖四:居住於城市中的虛擬鬼魂。源自詹姆斯・布萊多作品 Render Search https://jamesbridle.com/works/render-search

圖五:新墨西哥沙漠中的人形立牌。 https://www.readingdesign.org/render-ghosts

 

筆者 ∥ 劉庭均


就讀於德國科隆媒體藝術學院。從事新媒體藝術、網路藝術相關創作。研究議題包含網路文化、電腦文學、與人工智慧等。探索後網路時代下虛擬與真實之間的模糊關係。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