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劉庭均
2022年6月21日
從西方的藝術到世界的藝術——談卡塞爾文件展第十屆與十一屆
求學期間參訪大型美術展覽時,往往抱有疑問,為何地緣政治與在地全球化等概念,常被作為展覽的主軸與論述?大學時所受的西洋藝術史教育,結束在八九零年代對於西方藝術自身的批判,並未與當代政治性的展覽論述接軌,這一弔詭的現象也作為一種常態,不被特別地提及與懷疑。
劉庭均
2022年6月7日
詩意的具現化——關於 Midjourney 的二三拙見
這篇文角度比較個人,筆者近兩三年埋首在媒體藝術於電腦文學和自然語言處理(NLP)之中的應用徘徊,見證 GPT-2 的開源直至玩了 GPT-3 的封測。剛好目前 Midjourney(以下稱之為MJ)在台灣大紅,從藝術的角度切入自然語言處理,便想寫寫一些想法拋磚引玉。目前的 MJ
提姆
2022年5月15日
藝術市場容不下藝術的自由
前言 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曾經在《華爾街日報》中的訪談中說到:「其實沒有人真的需要一幅畫。畫商跟經營一家公司不同的是,他是一種為藝術創作價值的事,是一種對物品價值的共同信任行為,維持那個價值系統,是畫商責任的一環;他不只是在促成轉手而已,而是確保藝術...
bottom of page